高考文言译文

时间:2024-11-16 19:58:38
高考文言译文

高考文言译文

《代曾侯相<忠孝录>序》

【参考译文】

做臣子的为忠献身,做儿子的为孝献身,这是有道德的人不能不做的事。在咸丰四五年间,广西的太平军横行在荆扬之境。无锡王恩绶,以知县之职被派往湖北,将要去省城武昌拜见省里的长官。而此时武昌城被围困,巡抚陶文节环城坚守,形势十分危急。城里的官吏,抢着请求长官的'符节文书,出城乞求援军,渐渐地都离开了。王恩绶到达时,城已封锁,无法进入。益阳胡文忠当时正以布政使头衔在城外统领军队,(他)执意挽留王恩绶,王恩绶不肯,(王恩绶)用绳子吊住进入城中。第二天,武昌城失陷,王恩绶最后与陶公一起殉难,王恩绶的儿子王燮也随父亲死于城中。

有评论的人说:“儿子侍奉父亲,没有什么事情不跟着去做。当王君意气激昂地献身危难,王燮当然没有不从父而死的道理。只是王恩绶在湖北并没有官任职责要遵守,而且又刚到,似乎可以不死。假如他因为胡公的挽留而在城外相随杀敌,未必不能奋发树立功名。即使不能建立功绩,而是稍微迟疑徘徊再入城,又有谁会非议他?”我说不对。过去粤匪刚刚作乱时,正当国内长期太平,他们所到之处,(官军)立刻溃败,就像草随风倒。那些担任战守职责而能够以身殉职的人,当然不少;至于从职分上说可以不死却甘愿赴死而不畏惧的人,那就很少了。人们习惯于苟且偷生不是一天两天了,常常在面临危险的时候,就巧妙地窥伺形势便利来作为进退的依据,到了互相遵循形成风气的地步,没有和敌人相抵御的人,而人们自身的失败和耻辱也就跟着来了,这就是局势不得振作的原因啊。圣人的道德准则存在于人世间,而天下的人踮起脚也够不到,那么,即使矫正弊习而稍微过激些也不算过分。以王恩绶竭力扶正颓废了的风俗,而不惜以生命率先为众人做出榜样的行为来看,不也有一番苦心存在吗?那么,王恩绶殉难就不是能停止而不停止的了。

当武昌城被攻克后又再度沦陷时,我正率领一支军队在长江边与敌人相持,几次胜利几次失败,尝尽了艰辛危险的滋味。在那个时候,借以鼓舞人心的,只有这舍生取义的口号,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彰扬它、倡导它,使人人奋勇杀敌,而不计较个人得失。听到王恩绶的事,更加令人敬佩羡慕不能忘怀。

现在朝廷表彰忠臣的恩典不断增加,没有休止,而王恩绶父子忠孝的伟大节操,已经显扬于天下。辛未年,王恩绶的次子庭桢,拿他汇辑的《忠孝录》向我征求序言。我看王恩绶忠诚的本性和美好的德行,全都记载在书中,唯独他为什么必然殉难的原因还有没详尽说明的地方,所以我再次推论王君的心志作为此书的序言。

《高考文言译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