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语文说课稿

时间:2024-11-01 16:14:38
【精华】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七篇

【精华】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七篇
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,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7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1

尊敬的各位评委,各位同行:大家好!

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《窦娥冤》。我的说课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:

一、 说教材

二、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

三、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

四、说学法

五、 说教学过程

六、说作业布置

七、说板书设计

一、 说教材

《窦娥冤》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,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首次接触中国古典戏剧。通过学习本单元,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,培养戏剧意识,解读名家名剧,初步涉入古典戏剧瑰丽之门。《窦娥冤》是元杂剧的代表作,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。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以开放的思维和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,将对单元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。课文节选的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,不仅最集中的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,还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。

二、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

新课标中明确指出:“鉴赏文学作品,能感受形象,品味语言,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,体会其艺术表现力,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。”根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的特点,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:

知识目标:了解元杂剧的特点;作者关汉卿及作品《窦娥冤》相关介绍。

能力目标:1、把握剧情,鉴赏女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。

2、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。

德育目标: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,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,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。

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、地位。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:

教学重点:把握主人公的形象。

教学难点:领会浪漫主义手法,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性。

三、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

(一) 教法

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:“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,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。”为了达到目标、突出重点、突破难点、解决疑点,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,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,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: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,引导他们积极思维,热情参与,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。具体做法如下:

1、 表演法——学生通过话剧表演,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,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戏剧语言,初步感知人物性格。

2 、自主探究法——学生积极参与,通过评价表演、分组讨论等形式自我总结规律,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。

3 、 点拨法——就是在关键处,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,让学生展开联想,拓展思路,把问题引向深入,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。

(二) 教学手段

为了使我根据教材特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、难点的突出与突破,达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,我决定采用“多媒体展示平台”的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。

四、说学法

埃德加?富尔说:“未来的文盲,不再是不识字的人,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。”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。

1、我运用讨论法,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,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戏剧之门的金钥匙。

2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。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,提供预习方法,以形成常规;

3、交给学生评点式的读书方法,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。

五、 说教学过程

(一) 导入。激发情感,创设氛围。

上课伊始,我先用多媒体播放戏曲《窦娥冤》中窦娥被斩片段。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,创设氛围。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,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:

鲁迅说:“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。”《祝福》展示了一位勤劳、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,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。“列之于世界大悲剧”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《窦娥冤》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。

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,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“王法”要被毁灭呢?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。

(二)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手段简介被称为“中国的莎士比亚”的戏剧大师关汉卿。

关汉卿,号己斋叟,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,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。他与郑光祖、白朴、马致远齐名,被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

《窦娥冤》《救风尘》《望江亭》《单刀会》是他的代表作品。其中的《窦娥冤》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。1958年,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。

(三)表演擂台,学生表演后请导演、演员代表和观众代表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(根据教学重点我设计这一环节,学生通过表演,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,而且能置身那种情境之中,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)

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,而传统的戏剧教学总是教师引导学生按剧本逐句分析,学生缺乏切身的情境,对话剧提不起学习的兴趣。而这节课我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,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,占据了本课很大的一部分时间,此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质量,所以教师要重视。教师提前布置好表演任务,剩下的都由学生负责,导演和演员的选拔,道具的准备,平时的排练。所以教师的指导要及时到位。这样,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,自然提起了学习的兴趣。

(四)鉴赏语言

通过人物对白,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。

根据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一环节,教师应在学生发言后明确:首先关汉卿的语言具有生活化的特点,关汉卿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,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。阅读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,看出窦娥那出自一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的话是那样贴切,表现得是那么自然、生动。其次他的语言还具有强烈抒情性的特点,比如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责,情感喷薄,把自己的冤情展现出来,让人深深的受到感染。

(五)自由讨论,学生没四人分为一组,每组只负责一个问题,教师做好分配。

问题1、窦娥作为一个女子,却无来由犯王法,那么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,从哪里可以看出来?

根据教学目标二及重点,我设计了这个问题,并指导学生联系窦娥的唱词进行分析。

明确:窦娥是一个善良、孝顺的女子,她选择走前街而不是后街,怕婆婆看到她伤心,这样一个善良的女性却被处以极刑,足见当时社会的黑暗。同时她还是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,主要体现在她滚绣球的唱词和三桩誓愿上。她敢于指斥天地,把自己的冤屈展示出来。

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 ……此处隐藏11177个字……

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: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、语言和表达技巧,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。

依据以上内容,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制如下:

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作者,整体感知诗意,能够知人论“诗”;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。反复诵读,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,品位其飘逸豪放、流转自然的语言,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,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。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,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。

我们知道诵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,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,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,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,所以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诵读。而要想透过语言表面读懂文字背后深层的意思,那就少不了问题探究,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鉴赏诗歌,就要给他们自主鉴赏的机会,给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文思的平台,因此,我将本课的

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:

1. 本诗教学按“初步感知----合作探究----互动交流----扩展升华”的过程进行。

2. 学生自主学习,自主质疑、解疑及自我感悟。

采用诵读法、问题探究法、自主赏析法。

(1)诵读法 扫除文字障碍,初步品味字、词、语的妙用;

(2)探究法、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,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,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;

(3)赏析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,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,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,大胆的雕琢,从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,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。

诵读诗歌,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审美感受,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,基于此,我将本课的
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:

了解李白的放达,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,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。通过诵读,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,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。

这首诗 之所以诗情勃发雄放,极具感染力,和它的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,而且只有把握了艺术手法,才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拓展,所以我把教学重点确立为:

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,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,学习本诗的艺术手法。

古代诗歌距离我们年代久远,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、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,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立为:

体悟诗情,获得情感体验,得到审美享受,感受诗歌的艺术性。

怎样突破重点、难点,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?我决定从学情出发,我以情感自我体验,唤起学生诵读兴趣,使他们爱学。开放自主协作,激发学生探讨钻研,使他们会学。联想探索实践,激活学生思维,使他们善于学习。依据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原则、直观性与抽象性原则、启发性原则、循序渐进原则,我采取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:

诵读法,讨论法,启发、点拨法,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。

第一,诵读法。,诗歌的语言是独物的、精练的,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,体会诗歌的美学价值,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,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,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,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,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。

第二、讨论法。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思,甚至能够生发出自己的个性见解。

第三、启发、点拨法。当学生陷入迷途时,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该发挥了,教师的适时的启发、点拨,就会点铁成金。

第四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。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、具体化,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。

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7

一、说教材:

1、教材简析:《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》选自《论语》,是选修的内容,本文用九则话语阐述了什么是“仁”,怎样实施“仁”。

2、该课的地位和作用:《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》是高中语文选修第一单元的四篇讲读课文。单元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,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。课文安排在单元的尾篇,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,实现"由教到不教",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,这是一个关键所在。

3、教学目标:

a.认知目标: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。

b.技能目标: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。

c.情感目标: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“仁”,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。

4、教学重点与难点:

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“仁”。

(重点理解“什么是仁”“怎样才能达到仁”“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”)

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。(集中探讨“仁”与我们的生活)

二、说学生:

1.学情分析:

经过初中阶段与必修的文言文学习,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,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,而且经过朗读训练,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,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,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,了解大意,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来。不过,由于文言文语法较难,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、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度。这就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。

2.相应对策:通过听读、示范朗读、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,以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,并自主地进行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。

三、说教法:

1、学生诵读、教师范读,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。

2、串讲法,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。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,循序渐进,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。

3、学生的互相学习法

4、探究拓展法:学生扩展阅读的材料,联系显示,巩固所学知识,开拓视野。

四、说学法:

1、圈点、勾画、批注的方法。

2、参照注解,动口动脑,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。

3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。

五、说课时安排:1课时

六、说教学步骤:

(一)导入新课:导入新课,激发兴趣

从孔子及《论语》说起。

(二)介绍《论语》相关背景。

(三)整体感知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:①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,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、探索。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,或由整体到具体。学习课文也是如此,先对课文整体感知,然后再精读细研。

1.听读全文,纠正字音:

2.自读全文,提出要求: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,批注有疑问的内容。

3.再次自读课文,小组互助。找出文中的通假字、古今异义词、词的活用以及特殊句式:

4.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,尝试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:

(四)学生共互助,理清主旨。

1.什么是仁

2.怎样实施仁

(五)探究拓展:

现实生活中的“仁”

我们所知道的“仁”

(六)课后作业

《【精华】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七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